“天平两端,各司其职”,这是对法官和律师职能角色的精准定位。作为法律职业体系内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诉讼工作过程中,法官和律师是最常打交道的“合作方”。 作为律师一方,“如何获得法院工作人员的青睐?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以及法官是如何看待律师工作的?”,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律师能够更客观地理解法官,促进与法官的沟通,提高自己的业务效率。
2021年11月12日下午,北京市中伦文德(昆明)律师事务所开展了主题为【从法官视角下看优秀律师的必备素质】的精彩讲座,特邀高级顾问李成老师作主讲嘉宾。所内外部分律师、实习律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成老师结合自己十余年司法、纪检工作经历,从“为什么要获得法院工作人员的青睐?律师是否优秀是由法官来评价吗?”出发,以刑事领域为例,进行了全面分享。 李成老师首先引入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阐明了诉讼模式转型的意义——诉讼模式的转型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一个深层次改革,甚至是一场“革命”,它不仅能推动观念、认识的转变,它还导致刑事诉讼司法制度的变革,诸如诉讼结构、控诉方式、辩护方式、审理模式和方法等。 这一场诉讼制度的“革命”如期开花结果,必将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诉讼模式的转变给律师带来了新的课题,即律师和法检的关系。李成老师认为经验丰富的优秀律师往往能够注意积极配合法检工作人员的工作,为法检工作人员提供很多便利。而经验不足且不注重细节的律师往往不受法院工作人员的欢迎,也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了许多负担。 通过长期的观察,李成老师总结优秀律师在工作中往往存在以下共同的特点: (1)守时;(2)谦逊;(3)专业精深,法条理解准确;(4)庭前准备充分;(5)表达客观、实事求是;(6)法庭陈述高明扼要;(7)善于总结争议焦点;(8)证据分类整理;(9)质证全面,不流于形式;(10)实体、程序并重;(11)善于学习,全面总结:①旁听开庭;②阅读专著;③刑事论坛;④疑案分析;⑤成案分享;⑥私密交流。 本次讲座是中伦文德(昆明)律所开展的第二期内部培训活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讲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用性强且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收获良多。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青年律师是律师队伍的生力军,是法律行业的未来。中伦文德(昆明)律师事务所始终致力于搭建良好平台,助力有志青年律师实现法治梦想。